临潼石榴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
石榴花开别样红 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共生 描绘“诗和远方”

2021-8-28 17:44| 发布者: 临潼石榴| 查看: 5| 评论: 0

摘要: 石榴花开别样红 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共生 描绘“诗和远方”“土专家”刘永忠看着长势喜人的“骊山红”喜不自胜。 承载着古韵临潼的千年文脉,见证着区域发展的时代变迁,彰显着特色产业的后劲活力……历经漫长的发 ...
石榴花开别样红 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共生 描绘“诗和远方”

“土专家”刘永忠看着长势喜人的“骊山红”喜不自胜。


      承载着古韵临潼的千年文脉,见证着区域发展的时代变迁,彰显着特色产业的后劲活力……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变,临潼石榴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农耕遗存,成为西安市临潼区打造现代区域品牌农业的“源头活水”,不断依托各方资源,凝聚发展合力。

打开临潼石榴产业发展的历史画卷,从汉代张骞在骊山脚下栽植第一棵石榴树开始,石榴就成了临潼独特的标签和符号。种源保护、文化传承的匠心独守,融合发展、产业聚焦的加快推进,从厚重的文化内涵到新业态不断涌现,临潼石榴产业正积极融入现代产业大格局,呈现出高质量发展、多元化推进的蓬勃态势。

历史与未来共生 传统栽培焕发生机活力

2000多年前,张骞从西域带回石榴品种“净皮甜”时或许不会想到,这一品系会成为临潼乃至中国石榴产业的“开山始祖”,更不会想到,“净皮甜”跨越千百年,“家族”不断繁衍生息,成为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。

初秋时节,西安市临潼区成片石榴园绿意葱茏,一颗颗火红的石榴悬挂枝头,满园果香沁人心脾。

8月13日,在临潼区秦陵街道杨家村的石榴园,70岁的果农刘永忠看着满园长势喜人的“骊山红”欣慰不已。对于自小与石榴相伴,20多岁开始对石榴品种改良,如今已是临潼区高级农艺师的刘永忠来说,石榴不仅是儿时的记忆,也是生活的伴侣。

“小时候,村里到处都是石榴树,酸甜爽口特别好吃。”尝过“净皮甜”的甜头,刘永忠始终放不下这份“甜蜜”回忆。说话间,记者跟随刘永忠来到位于杨家村北的一片石榴古树园区。

这里上百棵古树枝干遒劲。“这些石榴树的树龄都在200年以上,是临潼石榴产业发展的‘根’。只有在老品种的基础上选育繁扩,临潼石榴才能最大程度保持原汁原味。”抚摸着古树枝叶,刘永忠感慨万千。

“石榴新品种皆由老树芽变而来。”这是临潼广为流传的一句话,更是临潼对石榴传统耕育文化传承发展的真实写照。目前,临潼发现上百年石榴古树1000余棵,有的甚至已有1300多年历史,为传承石榴传统栽培模式,延续“儿时味道”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和文化积淀。

“一直以来,临潼石榴主栽品种是‘净皮甜’。得益于2000余年的栽植历史,近年来我们通过天然杂交、芽变选育等方式,培育出100余种石榴新品种。除‘净皮甜’外,还有‘三白甜’‘大红甜’‘骊山红’以及临选系列,这些都是重要的石榴基因库。”在临潼区农艺站站长张迎军看来,石榴古树是临潼石榴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育种栽培的“宝库”,而保护的本质,就是让历史与未来共融共生、互促互鉴。

传统与现代交汇 生态种植尽显古法新艺

8月14日,记者走进位于临潼区马额街道马额村的茂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,规划整齐、环境优美的园区建设令人耳目一新。200余亩石榴丰收在望,树下茂密的林草更显苍翠,为园区增添了一抹景致。

沿着园区道路前行,一阵阵猪叫声响于耳畔。合作社负责人段少林告诉记者,目前园区种植石榴200余亩,养殖生猪3000余头,是集生态禽畜养殖、有机石榴果品种植、生态观光及宣传农耕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园。


茂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少林告诉记者,生态种植种出了好果子,也种出了好景色。

“种草,是为了给石榴保墒、蓄水,最大程度还原传统种植模式,同时为养殖提供新鲜饲草。养殖生猪能为石榴提供有机肥,形成种养结合、生态循环的模式,让石榴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中生长。”段少林说,园区拥有30年以上树龄的石榴树千余棵,在先进农业技术支撑下,石榴品质和产量得到双提升,产业更有奔头了。

在临潼区,类似的产业园比比皆是。保护、传承传统生产方式,临潼石榴种植早已超越了理念层面,将之巧妙地融入育种、栽培、管理、加工等各个生产环节,呈现“古法育新艺、古韵育新风”的发展面貌。

“临潼石榴延续至今,留下了很多农耕文明,最鲜明的体现就是‘栽、种、收’完整的种植系统,在今天的农业发展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果农采取拉枝扦插、老树芽变等古法育种繁扩;通过作物套种、种养结合等模式,实现原生态种养。这些传统方式不仅充满智慧,也非常实用。”张迎军说。

把“绿色”理念渗透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层面,构建多样性、多元化的自然生态立体空间,让石榴在“自由呼吸”中高品质生长,临潼正不遗余力把传统耕作的优秀“基因”植入现代农业发展中,加快布局,全产业链推进。

保护与开发并重 多元融合共促产业升级


截至目前,临潼石榴种植面积8万余亩,年产优质石榴8万余吨,直接产值6.4亿元,综合产值15亿元,从事石榴生产和销售的企业、专业合作社60余家。

更为可喜的是,近年来,各种带有石榴元素的加工产品、文创产品层出不穷,以“旅游+”为触媒,新兴业态方兴未艾,展现无限可能。

发展是最好的保护,开发与利用更能彰显传承价值。回望临潼石榴产业发展历程,从一种味道、世纪流芳,到花开遍野、多元融合,既是传统生产方式一脉相承的结果,也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、丰富产业内涵的生动见证。

2020年,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发布,临潼石榴种植系统赫然在列。临潼区农民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国胜告诉记者,近期临潼印发了相关保护办法,临潼石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全面启动,临潼石榴农业文化遗产也将成为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。这意味着保护的触角已然伸向更深层面,同时也可能昭示着又一个发展高潮的到来。


临潼石榴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小康生活的“幸福果”。

“自石榴传入我国,经历了风土适应、技术改造、经济贡献、文化接纳等不同历程。尤其是临潼石榴种植系统,其卓越的品种结构、独特的生态模式、传统的技术传承和发展,不仅承载着现代人的文化需求,也给我国石榴产业以深刻启迪。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、农业农村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主任樊志民认为,在各行各业一体化的浪潮中,农业文化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危险。但同时,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性、先进性及不可复制性又使其蕴含极大的发展潜能。

“临潼石榴产业要做强品牌,必须守住产业发展的‘根脉’,持续深挖产业文化的历史内涵与价值,利用多元途径进行有效保护、开发和利用,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‘源头活水’。”樊志民说。

其实,过去的几十年里,临潼区在加快推进石榴产业发展的同时,一直把石榴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“重头戏”,不断创新,融合推进。现在,新风口再起,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,临潼正牢牢把握乡村振兴和石榴种植系统申遗成功的叠加优势,在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交融共生中,努力描绘更加动人的“诗和远方”。本报记者 黄敏 文/图

来源:陕西农村报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相关分类

特别鸣谢:西安市人民政府  临潼区人民政府  华商网  西部网  陕西农村报  三秦都市报  西安网  中国企业网  西安网络电视台  京东西安临潼分拨中心  百度

返回顶部